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洪承畴听皇上准了,心里却高兴不起來,皇上话中有弦外之音,有责怪之意,连刚刚喊了一句的称呼又变了回去。周延儒、温体仁等人也觉洪承畴有些得意忘形,犯了君臣之间的大忌,但见皇上并未申饬,都默不作声,小口地饮酒。

洪承畴又向崇祯道:“圣上大阅已过,臣想即刻转回陕西,就不再京师逗留了。”

“那怎么成?朕还要到太社、太庙告奠天地祖先,还要你上朝陛见,在奉天殿论功行赏,赐你诰命,用仪仗、鼓乐送到你在京的府第。噢,对了,你离京多年,就是有宅子也早卖了,朕赐你片宅子。”

“臣的宅子事小,陕西粮饷接济不上,臣心里不踏实……”

“朕心里记着哪!”崇祯打断他的话,站起身子慢慢地说,“你要的军饷,还有请截留的税银,朕都已吩咐户部尚书毕自严办理了。”洪承畴大喜,急急谢过恩。

皇帝郊迎,赐宴统帅,不过是一种仪式,三杯酒吃完之后,便告撤席。崇祯出了行帐,上马回城,周延儒、温体仁、洪承畴等文武大臣随后跟随。进了德胜门,天已大黑,周延儒等人目送皇上进了西华门,各自回府歇息。崇祯刚迈进清暇居,宫女们忙伺候着洗脸水、换衣裳,献上凉茶。辛苦了一天,崇祯连吃了几盏凉茶,才觉喉咙里清凉了一些,可暑气方退,身上却觉到一阵阵疲乏,靠在龙椅上,闭着眼睛假寐,可偏偏沒有一丝睡意,白天的事情一件件涌到心头,挥之不去。

马元程悄无声息地进來,笑声禀道:“万岁爷,新任都察院副都御史杨嗣昌求见。奴婢回说万岁爷累了,有什么事等明天再说不迟,可他却死赖着不走,还说非要连夜拜见不可。眼看着宫门就要下钥了,不奉特旨出不去,这可怎么办好?”

崇祯心底压着的火气腾地升起來,厉声说:“又是一个不知好歹的东西!你告诉杨嗣昌,要是替杨鹤谢恩,就上个正经的折子,朕不听他当面禀告。”

马元程出去不大一会儿,回來说:“万岁爷,他不是來谢恩的。”

“那要做什么?朕沒教他陪着进膳呐!”

“他要弹劾洪承畴。”

“哦,宣他进來!”

马元程见皇上发这么大的火,战战兢兢地出去,引着杨嗣昌进來,路上不住小声叮嘱。崇祯看着跪在脚下的杨嗣昌,愠声问道:“杨嗣昌,你夤夜求见,真是要参洪承畴?他可是你的大恩人,你这不是忘恩负义吗?”

杨嗣昌一身簇新的孔雀补服,上面还可看出斑斑汗渍,他擢升都察院副都御史,自家本沒有想到,更想不到的是圣旨上竟特地注明官阶是从三品,比正常的都察院副都御史低着一级,他猜测着皇上是出于抚慰之心,升官本是可喜可贺的事,可他一想到从三品的乌纱换了老父亲的一条命,千万个不甘心。今日知道父亲沒有了刀光之灾,万分欣喜,可同时心里也添了一股怒气,竟比替父亲担惊受怕的惊恐厉害百倍。他低着头,看不到崇祯脸上的颜色,但听到皇上出言汹汹,咄咄逼人。

“臣并沒有忘恩负义。”

“洪承畴曾上专折替你父亲求情,今日在郊劳的赐宴上还向朕面请,你却要参他,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

杨嗣昌叩头答道:“臣所知道的恩义与皇上所说的不同。”

崇祯见他把话顶了回來,冷笑道:“照你这么说,朕是不懂得什么是恩义了?”

“臣不敢,臣沒有诬枉皇上之意。臣心里想的是国恩,沒有个人私惠;想的是公理,沒有个人私义。不错,洪承畴是一再替臣父求情,臣心里感激莫名,若论私谊的话,臣自然可与他成为刎颈之交的生死至友,但臣想的是朝廷礼法、伦理纲常,所以不得不参他。”杨嗣昌说道最后,神色凛然。

“那你要参他什么?”

“参他居功自傲,藐视皇上,无人臣礼。”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旁边伺候的太监、宫女们全都怔住了,个个手颤心摇,偷偷看着崇祯的脸色。杨嗣昌的话触到了崇祯的隐痛,他慢慢往前倾一倾身子,仔细盯着杨嗣昌,心里暗自惊讶,一个刚刚到任的都察院副都御史竟这么胆大,话又说得直白,不知道绕弯子顾惜脸面,真是出人意料。他又开始思想洪承畴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在瞬间回想了一遍。他盯了杨嗣昌片刻,才问道:“你可是想借着参洪承畴为自家沽名钓誉?”

“臣决沒有私心!”

“那朕要好生听听洪承畴到底有些什么错?他刚刚为朕建立了不世之功,满朝文武……不、不,天下都是尽人皆知的。朕御驾亲迎,恩宠已极,就是要给天下人树一个替朝廷卖力的楷模,他居功自傲,朕怎么看不出來?”

杨嗣昌用手捏捏跪得有些麻木了的双腿,又叩头答道:“臣想请教皇上,兵法上常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将在内君命该不该受呢?”

“多此一问。”

杨嗣昌抬头道:“皇上适才说,洪承畴是立了大功的人。不错,荡平陕西居功甚伟,若沒有皇上屡屡平台召对商讨良策,沒有朝廷的粮饷、军械、马匹……,只凭他一人能获此大胜吗?这一层洪承畴不会想不到,可皇上御驾郊迎,格外施恩,皇上赐酒之时,他竟坦然自顾地吃下,沒有半句感谢圣恩的言语。皇上大阅兵马,洪承畴执意处罚违纪的兵卒,全不顾皇上免刑的谕旨,如此置皇上于何地?长此以往,兵卒只知有洪军门而不知有皇上,岂不成了洪家军?一旦洪承畴心怀异志,如之奈何?”

崇祯扫了马元程一眼,马元程知道皇上要与杨嗣昌密谈,急忙朝那些太监宫女挥了一下手,快步退了出去,将门轻轻带上。崇祯果然叹息一声,说道:“你方才说的话,朕并非沒有觉察,朕该怎么做,消了他的兵权?不行啊,朕还要用他,陕西离了他不行。眼下是荡平了,可朕心里明白,陕西连遭大旱,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就是号称米仓的江南,今年的收成也不好,朝廷能调拨的粮食有限,陕西民变自然难以根除,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呀!朕接到吴甡的密奏,王嘉胤虽死,可他的余部推举军师王自用为首领,还在与朝廷作对。朕担心死灰复燃,再成燎原之势呀!洪承畴在陕西已树了威,别人替不了他,也弹压不住,你教朕怎么办?只有忍了,正所谓两害相较取其轻嘛!小不忍则乱大谋,洪承畴是有些倨傲跋扈,可并沒有犯上的胆子,还沒有一丝反迹,朕不得不恩威并用。”崇祯起身走下凉榻,一边踱步一边说道:“如今虽不能说是乱世,可内忧外患不少,朕要的是能臣,不是忠臣啊!朕的苦心你可领会得?”

杨嗣昌听皇上说得坦诚,眼里早噙了泪水,连连叩头道:“臣、臣进宫门前做了最坏的打算,自以为是忠直为国,却沒想到皇上想的是更深一层,臣、臣断沒想到皇上有如此的难处。皇上刚刚给洪军门郊迎贺功,臣就急急忙忙地入宫告状,也太莽撞、太不知趣了。求皇上降罪责罚!”语调哽咽,脸上尽是伤悔之色。

崇祯在他跟前停住脚步,摇头说:“朕方才真想了怎么处置你,预备教你在家里托病,闭门思过,可转念一想,也不是个好法子。朕不想将此事传扬出去,朝臣们议论纷纷,说得变了音走了调怎么好?那样洪承畴势必不安其位,不会一门心思地替朕带兵打仗。你身为风宪之官,这次造膝密陈本有些不够光明,可也幸亏了是向朕说悄悄话儿,不然你在朝堂当着大小臣工的面将这么一军,朕反倒是措手不及了。朕一是不能再装糊涂,二是不能糊弄,怎么处置这个难題?你参他为的是君臣之礼,是天大的事,朕不好怪你,也不该怪你;可为了安抚洪承畴的心,为了陕西全省的安宁,又不得不怪你。朕好生为难呀!朕自幼读习经史,历朝治乱知道得不少,西汉时的晁错进谏削藩错了么?可景帝不得不杀他。晁错也确实该死,他的话说得不是时候,给景帝添了乱子,皇上尚未准备好怎么应付,可刘濞等七国却有了造反的口实。”


页面连接:http://www.cuu12.com/txt_0_lyvei/coiefafa.html

啃书网 零点看书网 第九中文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闪爵小说网封神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